在陈舟的眼里,维护世界和平才是中国军人应该永恒关注的课题。 赵真燕摄
初春北京,红山脚下。深夜,军事科学院办公楼上,有一盏灯还亮着。
全神凝视,电脑屏幕上的字迹又开始变模糊了。为了看清楚,他不得不伸长脖子,将脸凑得离屏幕更近些,眼睛几乎眯成了一条缝……
这双眼睛实在是太疲倦了——仅这一天,它已经工作了14个多小时。就在3年前,这双眼睛曾因为劳累过度,做了白内障手术,术后视力仅为0.3。
此刻,灯光熠熠,眼眸深邃——它虽看不清几米之外的距离,却能洞察万里之遥变幻莫测的世界风云。
这双眼睛的主人,就是陈舟——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防白皮书拟制工作专家组组长,2009年入选全军“100位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以笔为戟,捍卫国家利益发出“中国声音”——
“中国这艘‘巨轮’,绝不能缺少站立在桅杆上的瞭望者”
2005年10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访华,最后一站是军事科学院。
这是美国国防部长首次造访军事科学院,中外媒体云集!
演讲台上,拉姆斯菲尔德话音刚落,一名大校军官便站了起来:“中国军队的发展只是为了满足国家安全利益需求,美军为何如此担心……”
第二天,美联社等外媒纷纷发表文章,描述“中国军官挑战美防长”。
大多数公众至今都不知道,报道中的这名大校军官,就是陈舟。
更鲜为人知的是,陈舟此前已与拉姆斯菲尔德有过一次“交锋”——
2005年6月,亚洲安全政策会议在新加坡举办。大会上,拉姆斯菲尔德高调发表了有关“中国军事威胁论”言论,陈舟气愤不已。会议休息间隙,面对媒体镜头,他严词反驳:“美国军费占世界首位,有何资格指责中国?”
随着电视直播镜头,陈舟的声音迅速传遍了世界……
近些年,在这类没有硝烟的大国博弈中,陈舟就像“一颗上了膛的子弹”,随时捍卫着国家安全利益。
孙子曰:“善战者,求之于势”。谋国家之大势,需要锐利、前瞻的目光。对此,水兵出身的陈舟,有着深刻认识:“世界‘汪洋’变幻莫测,中国这艘‘巨轮’航行,绝不能缺少站立在桅杆上的瞭望者。只有提前看清哪里有暗礁,才能保证远航的安全。”
那么,站在“巨轮”高高的“桅杆”上瞭望,陈舟究竟看到了什么?
他看清楚了世界风云,也努力让世界了解坚持和平发展的中国——
从1998年至今,先后7次担任中国国防白皮书拟制工作专家组组长,他和战友们一起,以笔为戟,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国防,有力回击了西方蓄意制造的“中国威胁论”。
如椽大笔,力重千钧。陈舟说:“我们的国防白皮书,既要让世界其他国家看到和平,也要让中国老百姓感受到安全。”
如今,看着一本本并不算厚的国防白皮书,常人难以想象陈舟和战友们为此付出的艰辛。为了用最准确、最精炼的语言宣示我国国防政策,他们字斟句酌、呕心沥血——
1998年在概括我国防御性国防政策的文化传统依据时,他们整整花了一个多星期,反复推敲,最后凝炼为220个字。
弹指一挥间,13年过去了。为了国防白皮书,陈舟头发熬白了,眼睛熬坏了,患上了神经性耳聋。此次采访,记者不得不对他大声地喊着提问。
其实,参与拟制国防白皮书只是陈舟科研成果的一部分——
《现代局部战争理论研究》《中国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亚太安全战略论》《跨越——从机械化战争到信息化战争》《国家安全战略论》……
成果清单还有长长一串。盘点梳理,你会发现:陈舟总能站在时代的潮头,穿透“眼前的重重迷雾”,将目光投向很远很远。
心中战鼓铮铮,笔下风雷激荡。如今,陈舟的目光依旧像不倦的雷达,从来没有放慢搜寻的节奏。采访中,记者在他的办公室看到:刚到3月中旬,他今年下半年的工作日程已安排得满满当当。
孜孜求索,从航海水兵成为权威国防政策专家——
“顽强的毅力,能让人创造奇迹改变命运”
在陈舟的书房里,摆放着一张他意气风发的照片——
2001年2月,作为哈佛大学邀请的高级访问学者,陈舟参观了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空军基地。
陈舟代表参观团一行用流利的英语,向在场的美军官兵致辞:“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美国空军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所付出的无私牺牲……”他精彩的演讲,赢得了满堂掌声。
谁能想到,眼前这位满腹诗书的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经是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水兵。
谁能想到,他这满口流利的英语,最初是靠着听广播自学而来……
如今,大家津津乐道他的传奇人生经历时,都会禁不住叩问:“他究竟有何秘诀?”
陈舟的答案很简单:“顽强的毅力,能让人创造奇迹改变命运。”
回溯陈舟走过的军旅之路,他留下的每一个足迹,都洒满了粒粒汗珠——
1969年入伍上舰当水兵,7年海上生活,他阅读了10余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一遍不懂就再读一遍,读书笔记整整记了4大本;
1979年到北京大学进修,10个月内,他“狼吞虎咽”听完了哲学系本科加上研究生绝大多数课程;
1994年,41岁的他再次“改行”,每天学习10多个小时,先后“啃”下几十部著名军事论著,考取全军首批军事学博士;
2001年在哈佛大学进行客座研究,短短时间内,他冲破重重障碍采访了亨廷顿等17位美国著名战略学者,写出轰动一时的著作《美国的安全战略与东亚》……
陈舟用自己的实践告诉世人:创新不仅需要敏锐,更需要坚持,需要“笨”功夫。
在他的书架上,摆放着厚厚一摞他过去几十年写下的读书笔记。翻阅这些因时间久远而略为发黄的纸张,记者深深体会到啥叫“下大力气读书”——纸上每一行字、每一个标点,都浸透他青春岁月奋斗的汗水。
直到今天,年近花甲的陈舟,依旧保持着每天听广播学英语的习惯。他的学生、博士释清仁不好意思地说:“我本科是学英语的,可如今英语听力却赶不上他。”
这就是执着、坚持的力量!
淡泊名利,方寸书斋笔耕不辍悠然自乐——
“不管有没有喝彩声,他始终坚守自己的阵地和追求”
如今,一直埋头苦干的陈舟成了“名人”——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理事、东盟地区论坛中国“论坛专家名人小组”军队代表、全军常备外宣专家等10多个耀眼头衔集于一身。
“名气”大了,可陈舟丝毫没有变化——
他依旧整日在办公室伏案忙碌,依旧和同事一起加班加点;在学生眼中,他依旧是随时可推门而入请教的“陈老师”;在院里小餐厅服务员眼中,他依旧是那个态度谦和、言语不多的“小老头”。
相识多年的同事姚云竹动情地说:“无论时代怎么变,不管有没有喝彩声,他始终坚守自己的阵地和追求。”
40多年前,当水兵时,陈舟趴在空间狭窄的船舱里,秉烛夜读,自得其乐。
20多年前,当老师时,一家三口挤在8平米的小屋里,他依旧心无旁骛地钻研学问。
今天,已是专业技术少将的他,照样埋首书丛,耕耘不辍,孜孜求索。
哲人说:有限的生命,需重其之所重,轻其之所轻。在陈舟眼中,钻研学问思庙堂之忧“重如山”,身外之名利“轻如羽”。
采访中,谈起自己科研成果的时代背景、主要观点,陈舟头头是道。可当问起“哪本著作稿酬多少”时,他的回答就变成了“好像是”或“忘记了”。
陈舟的同事、研究员王新俊说:“老陈记忆力是有选择性的,学术上的事多久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甘坐十年板凳冷,不做文章半句空。”陈舟总是这样告诫学生:治学之道,要抗得住浮躁、耐得住寂寞。
2007年底,陈舟带领课题组开始进行有关军事透明度的专题研究。2009年底第一稿完成,出版社都没意见,可陈舟自己不满意:推翻重来!今年初,20多万字的书稿再次完工。大伙催他: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相关专著,早一天出版就意味着更多的关注。可他不为所动:“有些地方还不行,必须再推一遍。”
没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耕耘,就不可能有“灯火阑珊处”的收获。在军事科学院,陈舟治学之严有口皆碑。每当有新学生入门,他总是亲自带着他们以朗诵的方式学习军事战略经典名篇。他说:“读经典,打牢基础,方能厚积而薄发。”
那晚,记者采访时恰逢他给学生上课。其间一幕让人回味无穷——
风起,雨落,他带领学生朗诵经典名著的顿挫读书声,回荡在红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