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以多数赞成通过一项决议,决定于2013年3月重启《武器贸易条约》(ATT)制定谈判。这是2012年7月《武器贸易条约》谈判大会失败之后,国际社会对缔结条约的再次尝试。这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缔结武器贸易条约的普遍政治意愿、对国际武器贸易无节制扩张和蔓延的强烈不满,给各方对缔结条约进程带来了一线希望。
由于武器贸易独特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和巨额利润的诱惑力,通过国际机制和国际法限制或管控全球武器贸易一直只是善良人们的一种梦想。《武器贸易条约》的目标,是对国家间武器进出口与转移实施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监管和限制,其背后的伦理基础则是防止常规武器贸易与转移对人类造成伤害。必须承认,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与体现。然而,目前来看,要达成这一条约,仍存在很多困难。
首先,根据各方商定的议事规则,条约案文的通过必须以协商一致的方式进行。联合国会员国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反对,都将导致条约的流产。对于武器进出口管控这样一个既涉及重要经济利益、又涉及重大安全利益的复杂问题,要取得190多个国家的协商一致谈何容易。
其次,主要武器出口国、进口国及受非法武器侵害国家在管控内容、管控方式、管控标准等问题上都存在矛盾和差异。美国等因弹药出口量大,反对将其纳入条约管控范围,而更多中小国家认为,这一内容对条约不可或缺。作为轻小武器泛滥的受害者,非洲和加勒比地区的不少国家主张将这类武器纳入条约的管控之下,而一些大国或中等国家则不以为然。在转让标准上,西方国家要求将民主、良政、人权等作为审查武器出口的标准,但这种强行推广“价值观”的做法,很难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响应。
其三,各国在武器贸易方面也有各自的利益考量。目前全球每年武器贸易额达上千亿美元,《武器贸易条约》草案将有效规范其中600—700亿美元的贸易。在美国经济复苏放缓、欧洲国家被主权债务危机缠身、俄罗斯国内财政预算赤字扩大的情况下,武器贸易可以带来的经济效益显然不容忽视。而对全球武器出口第一大国美国而言,《武器贸易条约》肯定会触及军火集团的利益,涉及美国国内枪支管制这一敏感问题。这背后的利益集团,将会不遗余力地来影响美国政府的态度,以维护自身的利益。
此外,对武器贸易的限制还会对各国的军事战略与地缘战略利益产生重大影响。仍以美国为例,2011年其军火的前三大买家分别是沙特阿拉伯、印度和中国台湾。如果包括军火在内的武器贸易受到限制,美国重返亚太、与印度结盟以及对台湾军售以牵制中国的布局都将被打乱。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国际社会已经为《武器贸易条约》付出了大量努力。任何阻止这项条约通过的国家都会面临巨大的外交压力,并损及自身的道义形象。因此,各方都不会轻易说不。而且,主要武器贸易进出口大国都参与了条约草案的前期谈判,大家的核心关切都已了然。只要各方本着相互尊重和合作的愿望,条约在3月份通过并非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至于通过之后各国对条约的批准与局部内容的保留,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尽管国际法试图达成对人类较高道德标准的遵守,但结局往往是对彼此能接受的最低共同道德与利益的规制。
(作者系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