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国防新闻>>正文
国防新闻
就南海问题、黄岩岛问题、朝核问题及亚太形势 中国外长阐述立场看法
2012年07月15日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时间:2012-07-14 07:07:07

    解放军报综合新华社电 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12日下午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上阐述了中方在南海问题、黄岩岛问题、朝核问题、以及亚太形势上的立场和看法。

    南海问题——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没有变更国家领土主权的职能

    杨洁篪指出,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同时,考虑到南海问题的复杂性,中方一直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在20年前,中国就同东盟国家就南海问题进行过坦诚讨论,形成广泛共识,10年前也是在金边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宣言》中一条重要的原则是,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他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各方并同意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朝着最终制定“南海行为准则”而努力。中方对在《宣言》得到各方切实遵守的基础上启动关于“南海行为准则”的讨论持开放态度。关键是各方要切实按照《宣言》精神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争议扩大化、复杂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行动。希望各方多做增进互信、促进合作的事,为“准则”的制订创造必要条件。

    杨洁篪说,中国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重视维护《公约》的原则宗旨。《公约》开宗明义宣布,要在“妥为顾及所有国家主权的情形下,为海洋建立一种法律秩序”,这表明《公约》并没有赋予自身变更国家领土主权的职能,也不可能成为裁判国家间领土主权争议的依据。当事国应当在解决南沙领土主权争议的基础上,依据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解决南海海域划界问题。

    杨洁篪说,中方高度重视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将继续同南海周边国家密切合作,确保南海航道的通畅。

    黄岩岛问题——

    菲律宾有关举动引发中国民众强烈不满

    针对个别国家在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上提及黄岩岛事件,杨洁篪指出,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不存在争议。黄岩岛事件的经纬也是非常清楚的。此次发生黄岩岛事件,令中国人感到震惊和意外。菲律宾方面动用军舰在中国领土上伤害中国渔民,在中国引发广泛的关注和民众的强烈不满。中方希望菲方正视事实,不要再制造事端。

    朝核问题——

    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是各方的共同责任

    杨洁篪说,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是各方的共同利益,也是各方的共同责任。朝鲜半岛是当今世界唯一尚存冷战残余的地区,有关各方严重缺乏互信,这是半岛总体安全形势十分脆弱的根本原因。中方主张,通过对话化解矛盾,全面均衡解决各方关切,实现共同安全。

    杨洁篪说,当前朝鲜半岛局势依然复杂敏感,中方对此高度关切,一直积极做各方工作,希望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避免采取激化矛盾的行动。

    杨洁篪说,实践证明,六方会谈是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及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的有效机制,也是有关各方改善关系的重要平台。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半岛的和平稳定继续作出不懈努力。

    亚太形势——

    中国的稳定发展是对地区稳定发展的重大贡献

    杨洁篪说,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依然突出、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亚太地区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亚太区域合作活跃,为推动地区发展、促进稳定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亚太地区今天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几十年来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大环境,是各国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倍加珍惜。

    杨洁篪说,当前,本地区仍面临不少挑战。最突出的是世界经济形势依旧脆弱,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正在显现。就亚洲而言,亚洲许多国家发展水平较低,差距较大,资源环境制约日益加剧,非传统安全挑战严峻。在此情况下,各国更应该加强团结,深化合作,维护和平与稳定大局,增强内生增长和消费动力,保持发展势头。

    杨洁篪说,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稳定与发展本身就是对地区稳定与发展的重大贡献。在与亚太各国互动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各国利益日益密切的今天,通过对话与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共同安全,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唯一可行道路,也是各方的共同责任。

    杨洁篪说,各国在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方面都负有责任。亚太国家应当有智慧,有能力,摒弃冷战和零和思维,妥善处理分歧和矛盾,寻求利益最大交汇点,让21世纪的亚太地区走上和平、发展、合作之路。


(责任编辑:黄丽平)

主办:宁夏大学分国防教育中心 Copyright 2010-2015 宁ICP备05001458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Chrome、Firefox最新版本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