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一台患上“疑难杂症”的装备送到济南军区某部导弹装备修理站。看到“瞧病”的助理工程师王晓振年纪轻轻,基层部队的领导皱起了眉头:“我们的技术骨干折腾了好几天也没整利索,他行吗?”
“您放心,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只见王晓振检查完装备故障情况,直接打开身边一台无盘电脑,输入装备故障情况后,屏幕上立刻显示出相应的维修步骤,王晓振按其提示维修,半个小时后,装备恢复运转。
“说实话,这种难题我也头一回见。”王晓振告诉记者,若在过去就得打电话请教专家大半天,可这次他通过该部“云计算信息中心”调阅高工们共享的资料数据,很快破解难题。
“有了这朵数据的‘云’,新手也不难成‘专家’。”该部总工程师展浩华说,过去受技术限制,不同专业、不同专家的研究成果、技术资料都存储在自己手里,交流少,共享难,制约了部队保障力的提升。
“变化是战场逼出来的。”这两年,总部赋予的新型装备军民一体化区域保障中心建设任务落在他们肩上,如何才能突破“信息壁垒”,复杂的武器系统能够高效维修、精确保障?他们把破解发展瓶颈的视角瞄准了信息技术发展最前沿——先后与国防科技大学、浪潮集团高性能存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投资上百万元建立起云计算信息中心。如今已完成每个岗位、各个专业的资料归档上传,并建立覆盖所有终端的信息化网络,加快了装备保障能力信息化转型。
“现在使用信息资源就像接上插头用电一样方便。”采访中,记者感受到翱翔“云时代”的畅快——
在弹药检验站,工程师孙贵之正在一台电脑上研究某新型弹药性能检测模型方案,系统突然死机,记者正担心好不容易设计的方案没保存,他转而打开另一台电脑,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屏幕上显示刚才正在设计的方案,工作继续进行。
在自行火炮修理站,6名不同专业的专家围绕一台新装备“会诊”。问题聚焦在一个数据上,大伙儿没去翻箱倒柜查资料,而是打开专用笔记本,连上网线,很快从信息中心的“云端”找到答案。
小小一朵“云”,保障大提速。这个仅有百余人的基层单位,借力国家信息技术发展,取得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双丰收,先后有84项科技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且成果转化率在95%以上。